【測試鞋款】 Jordan Brand B'2rue us8.5




1. 踝部支撐(Ankle Support):


(1.)保護性(Protection):
填充物密度普通,薄且屬於短的鞋舌,以及低筒的設計,使得這雙掛著Jordan名號的球鞋,雖然在腳踝部分沒有特殊的表現,但也確實沒有逾越低筒球鞋該有的最低限度,普通的包覆,不會脫離鞋底的腳跟,只要不看價位的話,算是合格了(6)


(2.)支撐性(Support):
腳跟周圍任合可以支撐的東西都沒有,更別論是TPU板。搭配這雙中上的抓地力,但卻沒有TRIGGER的設計,不翻船還好,一翻起來可是很糟的。(4)


(3.)活動性(Versatility):低筒的已經沒有支撐,如果再沒有活動性,說實在這樣也不太需要評下去了(汗)。這雙的活動性嘛,就是普通低筒款式的活動性,要我扯再多,我也不知道扯什麼... 。(6)


綜合評價:(5)




2. 抓地力(Traction):


這個紋路的設計相信已經不陌生,就是應用在正統AJ款式,靈感來自於DNA雙股螺旋的設計。表現就如其他同胞一般的出色,這大概也是這雙最大,也是少數可以挑出來誇讚的優點了。耗損率姑且不在這部分討論,而腳弓的飛人圖案,以及最外面一圈沒有紋路的設計,讓我直覺想到Eddie Jones代言過的老前輩Jumpman Pro Quick。說實在,連優缺點也都和那雙極度雷同傳統,只可惜包和重量和反應性等優點卻都消失了。


綜合評價:(9)




3. 舒適度(Comfort):


(1.)前避震(fore-Cushioning):
這雙應該是3/4-encap,相對起來前腳掌可以比較明顯的感覺到氣墊,所以避震性不錯,跳投居多的後衛來講,可以說是足夠了。(7)


(2.)後避震(back-Cushioning):
比起前腳掌,比較沒有感覺的後腳跟,要有中前鋒鞋等級的避震當然沒有,但若是以地板後衛的角度來要求,或許就會覺得沒有這麼差勁。(4)


(3.)包覆性(Fit):
沒有內靴,而且鞋面皮質偏硬,還有亮皮與透氣孔,都會造成鞋面無法與腳密合。雖然包覆不好,但是拉緊鞋帶之後,偏窄的版型,倒也不會讓腳在鞋內滑來滑去就是了。(6)


(4.)透氣性(Ventilation):
雖然後段鞋面內外側都有相當具有規模的透氣孔,但是前腳掌的亮皮和鞋中段的所謂高級合成皮,完美的讓比賽結束的球員脫下鞋子之後,襪子可以毫不費力的扭出水來。(4)


(5.)足弓(Arch):
造型非常出色的足弓圖案,但是除了這點之外我也想不出來有什麼實用的程度。雖然不至於像DUNK般毫無足弓支撐可言,但其實離那種程度相差也不會太遠。(5)


綜合評價:(5)




4. 反應性(Responsiveness):


3/4-encap
氣墊,缺少TRIGGER和最外圈的外底紋路,也沒有旋轉用的拇指區塊與變向用的內側紋路延伸,使得站立或跳躍時反應性不錯,但若在快速移動和變向折返的時候,會有「窒礙難行」的感覺,無法隨心所欲的變向或變速。中文還不是很方便,英文有個單字就很簡潔,形容的也很傳神:bulky。


綜合評價:(5)




5. 耐用性(Durability):


所謂「DNA double-helix」紋路,最讓人詬病的就是耐用性,而亮皮的保養和補救也是僅次於麂皮的聲名狼藉。一切湊在一起,似乎就註定了這雙在時間的摧殘底下所面臨的命運。


綜合評價:(5)




6. 重量(Weight):


該怎麼說呢?重量是絕對,也是相對。這雙定位本來就不是中前鋒鞋;同時,以後衛鞋款來說,並不是不能接受的程度。但是要到理想無負擔的重量,恐怕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。


綜合評價:(6)




7. 總評(Overall):


「數」年前我也寫過Jumpman Pro Quick的鞋評,前幾年復刻時也重新review了一次。個人感覺這雙B'2rue就像是Quick的翻版,同樣低筒,同樣不耐磨,同樣包覆普通;只是反應更慢,重量更重,而價錢也更貴。中前鋒就別提了,連後衛都很難讓我用力推薦,尤其這兩年怪物鞋款充斥,沒落的超級戰靴也很容易取得,C/P更優,表現更好,只差在沒有大神加持。因此,除非這雙降價到現場不買晚上還會夢到的程度,不然同等價位,更好的選擇已經不能用「多」就可以形容的了。


綜合評價:(5)




8. 註解(Note):


這雙板型偏窄,個人建議原尺寸或大半號,易翻船的球風或腳踝有傷的球員請勿任意嘗試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c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