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測試鞋款】Jordan Brand T4G  us 9.5




1. 踝部支撐(Ankle Support):


(1.)支撐性(Support):
看起來像是碳纖維,但是壓下去就會馬上失望,大概還不到TPU的硬度。這雙看起來很高,還配有魔鬼氈,但是腳踝保護卻比看起來還虛弱不少,比起同樣有魔鬼氈但是還有TPU的2K4和2K5,這雙的支撐性已經輸了一截。(6)


(2.)活動性(Versatility):
即使有魔鬼氈,也不妨礙它的活動性,反正都已經放棄支撐和腳踝保護了,這樣不知是好還是壞呢。不過只就不影響活動性的魔鬼氈來看,這雙比起2K4/2K5還更具有活動力,這也是腳踝支撐虛弱的對應結果之一。(8)


綜合評價:(7)




2. 抓地力(Traction):


DNA
雙股螺旋的外底紋路,被廣泛應用在JB的鞋款上面,其抓地力是無庸置疑的。耐用性先不提,這雙T4G的抓地力大概就介於AJ21和B'2rue之間的程度,中上偏優良的等級。


綜合評價:(8)




3. 舒適度(Comfort):


(1.)避震性(Cushioning):
JB相當喜歡使用3/4-encap的氣墊設計,相較於B2'rue來說,這雙因為中底材質的差別,造成無論是前後的感應與回饋都更好了。前腳掌和後腳跟,都能確實感受到氣墊的存在,因此對於輕型前鋒和後衛來說,穿起來會有很不錯的地面感覺。(8)


(2.)包覆性(Fit):
終於提到這雙最大的「優點」了。這雙用魔鬼氈與彈性內靴來取代傳統的鞋舌鞋帶設計概念,使得這雙包覆性無與倫比的出色。出色到什麼程度?我原尺寸的US8.5連套都套不進去,夠出色吧!即使這雙不扣頂端的磁扣,兩條魔鬼氈也沒有拉到最緊,但是這雙的彈性內靴,其實感覺起來就跟襪子差不多的合腳!不過因為內靴有彈性疲乏的問題,以往都是在外面多加一層合成皮,像是PIP2和VII,但是T4G就純粹內靴,所以一段時間之後,多少就開始會有變向時腳部在鞋內滑動的情形發生,而這主要是在耐用度的部分會討論。(8)


(3.)透氣性(Ventilation):
T4G的內襯縫線也是使用菱形織紋,除了增加不同方向的張力之外,更能增加包覆起來的合腳性。不過,同時就是犧牲了透氣排汗的效果。不過腳踝處類似2K4的HUARACHE設計,雖然分布不廣,但在全內靴設計的T4G來說,卻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,使得這雙的透氣性也達到了合格的等級。(7)


(4.)足弓(Arch):
足弓的設計看起來應該不是真正的碳纖維板,應該只是跟腳踝一樣的偽裝。從長相,重量以及硬度來推算,都跟大多數真正配備足弓碳纖維板的鞋款有一定的差距。不過這雙對於我的足弓支撐感覺已經很適合了,相信也會適合一般普通足弓高度的使用者。雖然沒有碳纖維板的輕量與提供即時反應,但抗扭轉的機能還是存在,所以足弓的部分算是中規中舉的表現。(7)


綜合評價:(8)




4. 反應性(Responsiveness)


這部分,我可以說T4G就是參考XIX設計的嗎?不管是中底材質還是trigger位置,彎曲角度,還有使用起來的反應性與掌控地面的能力,撇開氣墊差距之後,其實就跟XIX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。trigger配合適度的外底溝槽,讓XIX最大的優點順利傳承到了T4G,少了ZOOM的回饋,但encap也確實增強了避震與氣墊的感覺。因為我很欣賞XIX的trigger與前腳掌中外底設計,在XIX評論中也給了高分,所以T4G的反應性,要昧著良心給低分真的很難。


綜合評價:(9)




5. 耐用性(Durability):


對於腳踝支撐度需求不高的我來講,這個部分就該是我對T4G批評最大的地方。魔鬼氈都有它的年限,而且在激烈的運動環境之下,耗損的速度會比傳統的鞋帶系統快很多。鞋帶還可以更換,魔鬼氈原則上也可以換,但是T4G最大的包覆受力點就是在中段的鬆緊帶,只要這條鬆緊帶一出問題,不管魔鬼氈黏性再高,包覆性就會完全褪色。況且,T4G的內靴外面並沒有像其他鞋款一樣還有合成皮面包覆唷!持續幾個特定方向受力下去之後,內靴的彈性很快就會消失了,所以即使這雙前腳掌反應性相當出色,但我仍不會把它擺在我前面幾個選擇的位置上。


綜合評價:(5)




6. 重量(Weight):


XIX
在價錢和重量上來說都是特的鞋款,這雙採用類似的設計,但是少了蜘蛛網蓋子,扣除了多餘的填充物,以及融合了2K4的HUARACHE和魔鬼氈設計,加加減減之後,使得這雙的重量也比XIX輕了不少。對於以切入或跳投為主的打法來說,適當的重量和優良的包覆性,如果能夠2~3場比賽就換一雙鞋的話,這雙會是相當不錯的戰靴。


綜合評價:(7)




7. 總評(Overall):


看得出來最近的Jordan Brand都採取了融合各方優點,然後嘗試像拼積木一樣的合作起來。這雙的優缺點非常明顯,全內靴加魔鬼瞻的優良包覆性,螺旋外底紋路的優良抓地力,還有trigge和中底提供的傑出前腳掌反應性,虛弱的腳踝保護和普通的後腳跟避震,都可以看出來這雙的定位是在2到3號球員,也就是走輕快球風,針對切入和跳投為主的打法所設計。


不過,若是在禁區拐子大放送,空中作戰,或是頭文字D的速度型後衛,我個人認為這雙並不是很好的選擇;至於耐用性是最大的問題,即使在室內,我也不覺得以一般球鞋主力消費者的能力來說,能夠負擔這雙如此快的消耗速率。


綜合評價:(6)




8. 註解(Note):


除非穿了大1~2號的尺寸,這個磁扣無論是任何時間都會是這種崩開的狀態。論用處,我實在找不到在XVIII開始就已經證明實用性不高的磁扣,為何還會再度出現在籃球鞋上,不過幸好這是在無關緊要的位置,連收納蝴蝶結的功能也都省了。一開始還會在意,後來我就完全無視磁扣的存在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c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